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秸秆综合利用
荆门市秸秆综合利用规划 (2015年—2020年) (送审稿)
发布时间:2016-01-15 15:40:01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处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漳河新区和荆门高新区215,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313.1平方公里、丘陵7473.4平方公里、平原湖区1613.8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全国农机化示范市等称号,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国农谷建设”和“柴湖振兴发展”两大省级战略的实施地。

全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雨水和光热资源适于各类作物的生长,是全国重要的粮油主产区,耕地面积407.5万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蔬菜瓜果等。近年来,全市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步伐,大力推广普及现代农业技术,形成了“一高三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2014年达到13481元,居全省2位。全市农机总动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拥有量位居全省前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5%,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装备保障。

进入新世纪,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秸秆长期以来作为农村居民主要生活燃料、大牲畜饲料等传统方式利用逐渐减少。近年,随着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加之利用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高、产业化程度较低等原因,秸秆出现季节性、结构性过剩,在一些地方秸秆在田间被直接点火焚烧处理。夏秋收种季节,焚烧秸秆污染空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还易引发火灾和交通事故,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地力下降,带来秸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老大难”问题。

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措施;是实施农业生产化肥、农药减量行动计划,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综合利用秸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大势所趋。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坚持超前谋划,强化组织领导,创新举措推进,从落实责任、宣传教育、示范推广、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执法监管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明确了全市秸秆综合利用“一年突破、两年推开、三年见效、五年根治”的目标,提出了“市级统筹、县级负责、乡村落实、群众参与”的要求,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纳入政府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联动机制。以示范推广油菜、小麦、水稻秸秆机械粉碎还田为重点,建立秸秆还田示范基地;以实施节能减排秸秆循环利用典型示范项目为引领,不断完善市场化发展机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试点实行机械粉碎还田作业补贴、机具叠加补贴、收贮补贴、企业建设项目奖补等秸秆综合利用措施,调动农民、企业和社会的参与积极性。全市基本形成秸秆多领域、多形式综合利用的格局,工作走在全省市州前列,为省人大出台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决定提供了荆门元素,得到省领导和省发改委、环保厅、农业厅等部门的充分肯定。

“十三五时期,是全市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的深化期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进期。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工作部署,按照省人大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决定、省政府办公厅通知精神,结合建设中国农谷和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工作任务要求,指导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推进秸秆利用规模化、产业化,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和废弃带来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促进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制定了本规划。本规划明确了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建议,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制定、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基准年为2014年,规划期2015-2020年。

 

一、秸秆资源与综合利用现状

(一)秸秆资源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壳)部分的总称,通常指水稻、油菜、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含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多用途、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全市秸秆资源总量大、品种多,可利用潜力大。

1.资源总量。2014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17.5万亩。根据农作物产量测算,理论秸秆产生量为409.8万吨。从变化趋势看,农业科技进步将使作物单产增加,秸秆产生量呈逐步增加趋势,同时考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如棉花、油菜播种面积减少、玉米播种面积增加较快,预计全市秸秆产生量年均增加5万吨,2020年全市秸秆达到440万吨左右。

2.品种与区域分布。全市秸秆以水稻、小麦、油菜、玉米、棉花秸秆为主,约占秸秆资源总量的80%。其中,水稻秸秆 170.4万吨,占总量的41.6%;小麦秸秆55.6万吨,占14.7%;油菜秸秆45.2万吨,占14.3%;玉米秸秆23.9万吨,占5.9%;棉花秸秆28.1万吨,占6.8%;花生秸秆6.7万吨,大豆秸秆7.3万吨,占3.4%受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影响,不同作物秸秆占比将会有所波动。总体上看,全市秸秆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性,京山、沙洋、钟祥21市秸秆量占全市总量的80%以上。2014年全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见表1

 

12014年全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情况

单位:万亩、万吨

名称

总播种面积

秸秆

产生量

占全市比例

%

其中主要作物秸秆产生量

水稻

小麦

油菜

玉米

棉花

合 计

917.5

409.8

 

170.4

55.6

45.2

23.9

28.1

京山县

227.0

91.7

22.4

39.2

14.1

5.6

7.5

4.4

沙洋县

219.7

113.3

27.6

52.1

10.8

17.1

2.6

6

钟祥市

274.4

135.1

33.0

52.9

19

13.4

8.4

12.6

东宝区

59.9

20.7

5.1

8

2.8

3.2

1.7

0.6

掇刀区

49.0

17

4.1

6.7

0.7

5.0

0.3

1

屈家岭

管理区

30.7

13.2

3.2

2.2

3.1

0.2

2

2.9

漳 河

新 区

19.7

6.3

1.5

2.5

1.1

0.7

0.5

0.2

沙洋

农场

37.1

12.5

3.1

6.8

4

 

0.9

0.4

 

3.产生峰期。全市农作物收获峰段集中在夏、秋两季。夏季作物秸秆产生量大的是油菜、小麦,收获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历时1个月,高峰期20天,共产生秸秆约100万吨,占秸秆总量的24.6%。“双抢”期间,京山县、沙洋县收获早稻,各地收获春播玉米,该期秸秆产生量较少。秋季作物秸秆产生量大的是水稻、玉米、棉花等,收获期从8月开始到11月上旬结束,产生秸秆约230万吨,占秸秆总量的56%。水稻收获高峰期为9月份。因为气候、种植因素影响,市域内南北和平原、丘陵、山区之间收获时序差异明显,南部早于北部,平原地区早于丘陵山区。

4.秸秆可收集量。农作物收获割茬对秸秆收集量有显著影响。按照农业部水稻、小麦留茬18-20cm和油菜留茬25cm的机收作业标准,2014年全市水稻、油菜、小麦秸秆理论可收集量为185万吨,约占其产生量的68%;若采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方式,实际可收集量约130万吨,约占其产生量的48%。加上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等秸秆,并结合种植习惯亩面积实际,全市实际可收集秸秆量约为240万吨。

(二)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2014年,全市采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简称“五化”)方式,利用秸秆339万吨(含割茬),综合利用率达到82.9%         

1.肥料化利用。分秸秆直接还田和生产有机肥料两种形式。秸秆直接还田是全市当前肥料化利用最主要的途径,也是最现实和最易于推广操作的利用方式,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其包括机械粉碎还田、覆盖还田、快腐还田、堆沤还田等。2014年,全市秸秆肥料化利用量213万吨,约占秸秆资源总量的51.9 %,其中油菜、小麦、水稻秸秆机械粉碎还田373万亩。全市主要农作物机械耕整、机械收获水平高,为秸秆还田利用提供了保障;依托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建立了京山峥嵘、沙洋双嘉、钟祥宏丰、钟穗等15个万亩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示范基地;在荆门城区东宝、掇刀漳河新区和沙洋县开展了秸秆还田作业补贴试点,为推行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积累了经验。

通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利用方式逐步呈上升趋势,对改善土壤性状、提高肥力具有良好效果,到2014年全市累计实施面积100万亩,实施区域覆盖京山、沙洋、钟祥、掇刀、漳河新区、屈家岭在丘陵岗地等干旱频发地区和果品产区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增加土壤保墒保肥及保温能力,掇刀绿草地公司在蓝莓种植中采用油菜、玉米秸秆堆沤还田,年利用秸秆5万吨。全市现有京山地利奥、沙洋仙羽秸秆有机肥生产企业,生产有机肥约6万吨,利用秸秆3万吨;钟祥亿隆、掇刀绿草地等45万吨以上规模秸秆有机肥项目在建。

2.饲料化利用。主要有青贮、微贮、黄贮和加工颗粒饲料等方式,以增加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延长存贮时间,提高秸秆转化率,成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重要途径,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利用品种主要为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等秸秆。水稻、花生秸秆直接喂养;秸秆青贮以玉米秸秆为主,通过发酵池或袋装发酵,在全市养牛、养羊场得到广泛应用。建成肉牛规模场828个、肉羊规模场2061个,有千头牛场22(其中沙洋12个、钟祥9),千只羊场31个,出栏牛羊分别达18.77万头、61.04万只,年末牛羊存栏分别达23.6万头、48.9万只,年利用秸秆90万吨(干重),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2.0 %钟祥祥牛牧业、沙洋汉江牛业和科牧牛业等30家千头(只)以上规模牛羊养殖企业年加工转化利用秸秆40万吨。以世昌科技、寿恒农业、天越牧业等企业为代表生产秸秆颗粒饲料,荆门科牧、京山马嘉岭、湖北华耀等10多家牛羊规模企业配套建设了秸秆收储加工厂。

3.燃料化利用。包括秸秆发电、沼气、气化、固化成型、炭化和农村直接生活燃料。2014年,全市秸秆燃料化利用41万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10%,其中农村直接生活燃料利用约占3.7个百分点。上述利用方式中,秸秆直接用作生活燃料的比例逐步下降,发电利用、秸秆沼气和气化比例基本平稳,固化成型和炭化利用起步。

    1)秸秆发电。现有发电企业3家。京山凯迪、屈家岭安能采取直燃发电、荆门热电厂生物质发电采用秸秆气化技术,年实际利用秸秆量可达13万吨。

2秸秆沼气。截止2014年底,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16.4万个、大中型沼气工程22处、小型沼气工程371处,利用秸秆10万吨。随着农村居民集中点建设步伐加快,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推广加快,东宝、沙洋等地已开展试点工作,建成东宝仙居等秸秆沼气站3处。

3秸秆固化成型和炭化。秸秆通过固化成型和炭化,热值提高,取用方便,广泛应用于家用取暖炉、供暖锅炉、工业锅炉及秸秆发电等方面。现已建成沙洋县科隆、秸宝等秸秆固化成型企业 2家,生产块状、颗粒状成型燃料,年利用秸秆2 万吨;钟祥亿隆秸秆固化成型项目竣工试产。钟祥市银田农贸公司3万吨秸秆炭项目正在建设。

此外,秸秆作为农村生活燃料,每年消耗16万吨。

4.原料化利用。秸秆作为工业原料,目前主要应用于编织草绳、草帘、支垫(草枕),以家庭户营和小企业为主,形成了沙洋县纪山、十里铺和东宝区子陵沿207国道示范带及专业村,年利用量约1 万吨。东宝工业园湖北凯利大型环保秸秆板材企业正在抓紧建设,高新区湖北凯欣新型生态环保建筑防火装饰板材项目业已试产,为秸秆深度利用拓展了新空间。

5.基料化利用。包括食用菌基料和水稻育秧基质、花木基料等。目前主要以双胞蘑菇、草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基料为主,现有京山县山珍、沙洋县绿之丰、钟祥市寿乡、掇刀区华中农业和林洋等秸秆栽培食用菌企业(合作社)5家,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食用菌,年消耗秸秆2万吨。东宝工业园世昌科技水稻基质育秧盘、沙洋县仙羽肥业水稻育秧基质项目已竣工,年利用秸秆1万吨,发展潜力较大。

6.收贮体系建设。围绕“五化”利用,着力引导建设秸秆收贮网点,发展了一批收购企业、合作社和收购经纪人,建设5千吨以上收贮中心达 18个,收销秸秆20多万吨,村布局临时堆放点304个。沙洋县五里、十里、拾桥等7个镇已建成规范化收贮中心,配备了打包机、叉车、磅秤等设备和钢构库棚、消防、办公等设施。近年来,沙洋科牧、红峰、京山鹏程、掇刀秸得宝等一批秸秆利用和收贮企业将水稻等秸秆打包处理后远销甘肃、陕西、内蒙、福建、贵州、湖南等地,年销量近10万吨。

(三)存在问题

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步伐虽然较快,但综合利用率仍然不高,许多实用技术还未能转化应用,利用结构与布局有待优化,利用企业的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产业链,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1.认识不高,思想不统一。由于农民利用秸秆的比较效益低、直接效果不明显,大多数农民仍然认为田间焚烧是处理秸秆最简单、省工省钱的方式,不愿意采用适当方式利用秸秆;部分基层干部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对秸秆利用的技术缺乏了解,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实际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和应付行为,组织力度不大,措施落实不力。

2.受关键技术制约。现有秸秆利用方式中一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或不成熟,存在技术经济瓶颈,深加工技术缺乏;适宜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缺乏,技术集成组合不够,作业机械数量不足、作业质量与作业效益不高,制约了利用水平的提升。

3.收集贮运体系建设滞后。秸秆量大分散、体积蓬松、收集季节性强,全市现有打捆机仅102台,秸秆收集基本采用人工方式,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秸秆收集处理、贮运的难度大、成本高;另外,秸秆收贮体系不健全,收贮企业及收购网点少且设施设备不全,成为制约秸秆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4.产业化带动不强。秸秆规模化利用有赖于产业化发展的拉动。目前,大多数企业处于小规模、低层次水平,秸秆饲料养殖、发电利用量较大,但效益不高;秸秆编织、基料等利用附加值相对较高,但数量小;凯利板业等秸秆利用龙头型、骨干型企业还处于在建阶段。秸秆利用产业还处于萌芽期,不能发挥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秸秆开发利用的作用

5.政策激励机制不完善。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工作中,虽然制订了一些秸秆机械还田作业、机械购置叠加补贴、秸秆收贮、秸秆利用典型项目建设支持等奖补政策,但地方财力有限,政策的实施区域范围不大,县市区落实到位的不多;缺乏对秸秆利用企业的用地、用电、信贷等扶持政策。

6.秸秆禁烧监管难到位。《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和省人代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明确秸秆禁烧的执法主体为各级环保部门,但执法对象涉及农村千家万户量大面广,加之执法人员数量少,而其他部门、基层政府人员无行政执法权,致使秸秆禁烧监管难以到位。农机低茬收割、秸秆切碎还田的作业质量监管也因为上述原因没有到位。还有对违法点火焚烧秸秆处罚标准过低,不能形成有效威慑。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6.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2008]105号)

8.国家“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9.国家“十二五”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10.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关于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及粮棉主产区秸秆综合利用的通知

11.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

12.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13.荆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规划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实施“中国农谷建设”和“柴湖振兴发展”战略为契机,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杜绝露天焚烧为目标,将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示范引导、农用为主、产业发展,加快收贮体系建设,推进秸秆多途径、多层次的合理利用,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机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荆门。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秸秆资源的品种、数量、现有利用基础和潜力,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全面规划。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还田利用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整体推进与差异化布局相结合,引导各地选择符合当地生产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与方式,在全市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

2.多措并举,突出重点。围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五化利用,突出抓好主要农作物重点品种的秸秆综合利用;突出重点领域,加强重点工程、重点企业和秸秆收集贮运网络体系建设。坚持堵疏结合、以疏助堵、以堵促疏,明确主体责任,上下整体联动,强化基层组织作用,严格秸秆禁烧执法和农作物机收作业质量监管,实行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综合治理

3.科技支撑,示范带动。加强技术集成配套,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共性和实用技术难题,建立不同类型区域化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模式。加强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推广简捷实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促进成熟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加快引进、开发技术含量高和集约利用水平高的先进技术,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择优扶强秸秆利用重点企业(实体),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

4.政策扶持,公众参与。理顺政府、农民、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大各级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培育秸秆利用主体,调动农民(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项目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实施秸秆规模化、产业化利用的以奖代补鼓励措施,形成“政策支持、投资多元、产业协作、体系配套、市场运作、共同受益”的长效机制。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全面落实秸秆省人大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决定,强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建立完善的秸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还田和产业化利用格局,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提升,树立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标杆。

2.各领域利用率目标

2015年,全市综合利用率达到89%。到2016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其中:秸秆肥料化利用率达46.2%,饲料化利用率达25.0%燃料化利用率达14.1%,原料化利用率达4.3%,基料化利用率达2.4%。初步建立秸秆收贮体系。

2017年,全市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其中:秸秆肥料化利用率达42.4%,饲料化利用率达25.9%,秸秆燃料化利用率达14.9%,原料化利用率达6.8%,基料化利用率达4.0 %。建立完善秸秆收贮体系。年度秸秆综合利用目标计划见表2

——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目标。2015年全市油菜、小麦秸秆还田利用率达到80%,水稻秸秆还田利用率达到60%2016年油菜、小麦秸秆还田利用率达到85%,水稻秸秆还田利用率达到50%以下;继续积极发展覆盖还田、生物腐熟还田等多种秸秆还田方式。

——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企业发展目标。加快发展秸秆利用产业,形成乡镇有秸秆利用企业、县(市、区)有规模化秸秆利用龙头企业。2016年利用秸秆2万吨以上企业达到15家以上,其中5万吨以上达到10家,初步形成秸秆利用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建设目标。到2016年,全市基本建立

秸秆收集贮运体系,田间收集处理、收购站点、储存运输等环节有机衔接,基本满足秸秆产业化利用的需求。到2017年,建立完

2:阶段目标计划表

单位:万吨

年份

利用

领域

2015

2016年目标

2017年目标

2020年目标

 

利用率

%

秸秆利用量

利用率(%

秸秆利用量

利用率

%

秸秆利用量

利用率

%

秸秆利用量

 

合计

89

367

92

386

94

399

99

435

肥料化

53.6

221

46.2

194

42.4

180

40.4

178

 

饲料化

23

95

25

105

25.9

110

26.2

115

 

燃料化

10.9

45

14.1

59

14.9

63

19.4

85

 

原料化

0.5

2

4.3

18

6.8

29

9.2

40

 

基料化

1

4

2.4

10

4.0

17

3.8

17

 

                

善的秸秆收集贮运体系,进一步提高秸秆资源化、商品化程度,健全市场化利益分配机制,完善以企业需求为龙头、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为纽带、农民为基础的收集贮运体系 

——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镇村建设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镇建设,2016年全市创建示范镇力争达到15个,到2017年争取60%以上的镇达到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镇标准。

四、主要任务

(一)总体思路

在资源种类上,重点抓好水稻、油菜、小麦和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解决好大宗农作物秸秆集中连片露天焚烧问题。

在利用方式上,形成秸秆以肥料化、饲料化等农业利用为主和原料化、燃料化为辅的利用机制。重点抓好油菜、小麦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玉米、花生秸秆的饲料化利用,水稻、小麦秸秆的原料化利用。

在利用区域上,重点建设中国农谷核心区、武荆高速、襄荆高速秸秆还田利用示范带和207国道、汉宜公路沙洋段沿线秸秆产业示范带。

在关键环节上,重点突破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和秸秆机械粉碎还田集成技术、深加工产业链等瓶颈制约。

在理念导向上,重点突出以产业化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形成市场驱动机制。

(二)主要任务

1. 强力推进秸秆农业利用。一是肥料化利用。发展秸秆直接还田和生物肥料。采用联合收获机加装切(粉)碎装置秸秆切碎、粉碎,大型拖拉机配套铧犁、大型旋耕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机械化切碎、粉碎还田;推广秸秆菌剂快速腐烂还田、堆沤还田、生物反应堆、过腹还田等技术,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将秸秆与畜牧养殖粪污发酵加工成有机肥料加以利用,建设一批秸秆有机肥生产企业。二是饲料化利用。加快推广秸秆青贮、黄贮、膨化、压块等技术,特别是在规模养殖园区充分利用秸秆养畜,促进节粮畜牧业快速发展。积极培育秸秆饲料加工企业。三是秸秆基料化利用。引导以秸秆作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培育秸秆食用菌基料利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以食用菌规模化发展带动秸秆基料化利用。积极发展秸秆育苗基料等生产企业,促进秸秆基料规模化生产。

2.大力发展秸秆工业利用。一是秸秆原料化利用。按照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延伸链条、放大优势的思路,围绕现有基础好、技术成熟度高、市场需求量大的重点行业,加快发展秸秆原料化利用,支持秸秆制板、秸秆新型建材和秸秆化工等重点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建设一批示范基地。二是加快发展秸秆燃料化利用。支持生物质发电厂使用秸秆发电,提高秸秆发电利用比例;积极发展联户沼气,特别是在新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实现集中供气;大力发展秸秆固化成型中小企业,加快秸秆固化成型产业化步伐,引导工业企业实施节煤替代使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扩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市场需求;示范建设秸秆炭化、秸秆制乙醇项目。

3.着力建立秸秆收集贮运服务体系。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建立秸秆收贮中心、收贮站点,鼓励有条件的秸秆利用企业参与建设秸秆收贮中心。加快建立以需求为引导、利益为纽带、企业为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骨干和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政府推动、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集贮运流通体系。

4.努力提高秸秆利用装备技术水平。引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中的通用性和实用性技术装备,创新、研发农作物收获、秸秆收集于一体的机械化技术和机具,推广一批适合我市的秸秆综合利用成熟技术和设施装备,增强秸秆利用装备实力。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形成农作物收割及秸秆还田和秸秆收集贮运、饲料加工、基料利用、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等方面的经济实用的集成技术体系;培养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领军人才、技术骨干和推广人员。

五、重点工程布局及建设内容

重点工程建设要与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项目布局与地区资源潜力相协调,突出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突出存量项目扩建与增量项目提质相结合,统筹规划,做到布局合理、利用科学、效果良好。

(一)秸秆肥料化利用工程

1.秸秆直接还田利用工程。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是现阶段推进秸秆利用最直接、最现实、最主要的途径,也是改善土壤结构、提升耕地质量的有效途径。针对夏收时节农时季节紧张的特点,兼顾收贮、加工企业需要,油菜、小麦秸秆主要以直接还田利用为主。依托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和较大规模家庭农场建立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示范基地,在京山永隆、雁门口、石龙、宋河、曹武、坪坝、三阳,沙洋五里、十里、曾集、后港、拾桥、毛李、李市、官当、马良、高阳、沈集,钟祥东桥、长滩、旧口杨梓、石牌、柴胡、冷水、双河、胡集、磷矿、丰乐,东宝子陵、石桥驿,掇刀区团林、麻城等镇和屈家岭管理区、沙洋农场建设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示范基地,其中:万亩以上油菜、小麦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示范基地50个,千亩以上小麦、油菜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示范基地20个。2016年,油菜、小麦、水稻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标准示范田达300万亩次;实施秸秆生物腐熟项目,推广生物腐熟还田技术,在钟祥、东宝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20万亩。

为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今后全市所有新增联合收割机必须强制安装秸秆切碎(或粉碎)装置,引导符合条件的旧联合收割机加装切碎装置,注重提高切碎还田均匀抛撒质量。2016全市新购带秸秆切碎装置联合收割机2000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000台、加装秸秆切碎装置2000带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达到1.1万台;2017年达到1.3万台;同时,每年引进外地带切碎装置全喂入收割机和半喂入收割机5000台次到我市作业,确保满足需要。

2.生物反应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是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秸秆快速地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和有机、无机养料,适用于大棚作物。2016年,围绕蔬菜林果产业发展,在京山永隆,沙洋李市、钟祥旧口、柴湖、郢中等瓜菜基地进行试验,各建设1个生物反应堆示范点,示范推广1万亩。2017年,在所有蔬菜、瓜果基地进行示范推广,年利用秸秆达到3万吨。

3.生物质有机肥料。通过秸秆与畜禽养殖粪污发酵等方式生产有机肥料,或将秸秆粉碎加入畜禽粪便和生物菌发酵加工颗粒肥料。支持生物肥料企业发展,2016年建成湖北佳鼎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谷万亩蓝莓产业园,掇刀区麻城镇)10万吨秸秆生物肥项目、钟祥亿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文集镇)10万吨秸秆生物颗粒肥、荆门华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掇刀区麻城镇)畜牧养殖-生物肥循环农业项目钟祥彭墩科技集团5万吨秸秆生物有机肥项目,秸秆利用能力达到15万吨2017年建成京山粮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钱场镇)12万吨秸秆生物肥项目、钟祥均丰(磷矿镇)15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利用秸秆12万吨

(二)秸秆饲料化利用工程

1.秸秆青贮、黄贮、微贮利用。在肉牛、肉羊养殖业较为发达的优势集聚区,实施秸秆青贮、黄贮、微贮与收贮能力建设,大量采用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等秸秆作为牛羊畜牧养殖饲料,逐步提高小麦、油菜秸秆在喂养饲料中的比例。新建与扩建万吨以上青贮饲料示范项目12个,5千吨以上18个;建设年产2千吨微贮、黄贮饲料示范项目10个。新建青贮池10m3、草料仓库10㎡,推广使用铡草机500台、揉丝机200台、其他加工机械1000台套,带动全市秸秆青贮、黄贮、微贮80万吨以上,其中规模牛羊养殖企业利用50万吨以上。项目建设布局在京山的永兴、宋河、罗店、永隆、杨集、绿林、三阳,沙洋的高阳、马良、五里、十里、后港、曾集、沙洋、官垱,钟祥的郢中、九里、丰乐、柴湖、磷矿、双河、胡集、东桥、石牌、冷水、文集、洋梓、张集、客店、丰乐,东宝栗溪、牌楼、子陵、马河、仙居、石桥驿、泉口,掇刀麻城等镇,重点建设京山绿林农牧,荆门科牧牛业、沙洋汉江牛业,湖北祥牛牧业、钟祥明忠合作社,东宝通成建材牛场,荆门华中农业等肉牛养殖企业,以及京山马嘉岭、恒博,钟祥丰硕园、荆门中冠、湖北天耀,荆门香龙山、东宝洲绿,湖北天越等规模养羊企业秸秆利用项目。

2.秸秆饲料深加工。2016年,湖北亿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湖北世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8万吨、京山马岭志强秸秆饲料公司2万吨秸秆饲料项目建成投产,年利用秸秆能力20万吨。

(三)秸秆基料化利用工程

1.秸秆食用菌项目建设。在现有秸秆栽培食用菌项目的基础上,扩大项目规模,消化本地及周边秸秆,建立秸秆-食用菌-菌渣-有机肥的循环利用模式建设10个秸秆工厂化种植菌类企业。2016年,京山山珍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600万筒袋料项目、闽中食用菌产业园项目,荆门华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3万㎡食用菌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沙洋县高阳镇)、钟祥市寿乡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钟祥市张集镇)、钟祥张集“寿之乡”、官庄湖龙翔、九里苗宝宝等秸秆栽培食用菌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投产,年利用秸秆15万吨。并积极推进京山县武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落地,2017年利用秸秆2万吨。

2.秸秆基质育秧盘生产项目。支持东宝区世昌科技、京山峥嵘农机合作社生产秸秆基质育秧盘,2015年各建成1条生产线,分别达到年产1000万片的生产能力,可利用秸秆2万吨;2016年,世昌科技扩建2条基质育秧盘生产线,增加产能2000万片,年共利用秸秆4万吨。支持沙洋仙羽公司扩大规模,年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基质,年利用秸秆2万吨。2016年在钟祥建设1个年产秸秆基质2万吨企业,年利用秸秆1万吨。

(四)秸秆原料化利用工程

1.秸秆板材项目。2016年,建成湖北凯利板业有限公司(东宝工业园)年产12m3环保秸秆板生产线,年利用秸秆15万吨;湖北凯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荆门高新区)新型生态环保建筑防火装饰板材项目投产2017-2018年在沙洋、钟祥各新建1个年产10m3以上板材生产项目,利用秸秆20万吨。

2.秸秆编织。利用水稻秸秆生产草绳、草帘、草枕(草垫)。在沙洋县纪山、十里铺、掇刀区团林、东宝区子陵、京山县宋河、新市发展草绳编制专业村10个,年利用稻草2万吨。在沙洋拾桥、官当、毛李,京山县曹武,钟祥市冷水、东桥等镇发展草编项目,年利用秸秆2万吨。在沙洋五里建设环星保温门芯层填料项目,年利用秸秆1万吨。

(五)秸秆燃料化利用工程

1.秸秆制沼气。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油菜、小麦、稻草、玉米等秸秆和其它作物藤蔓利用为重点,2016年在京山、沙洋、钟祥、东宝各建设1300m3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2017年在漳河新区、沙洋各建设1300m3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2018-2019年在京山(或钟祥)建设110000m3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建成后利用秸秆12万吨。

2.秸秆固化成型与炭化。2016年,钟祥亿隆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目投产,产量5万吨;京山马岭生物质燃料2万吨项目投产、扩建荆门秸宝新能源有限公司2万吨固化成型燃料项目;钟祥银田农贸有限公司10万吨秸秆炭化项目建成投产。2017年在京山永隆、石龙,沙洋县李市、马良,钟祥石牌、东桥、旧口,东宝石桥驿、掇刀团林、漳河新区漳河等镇建设年产3000吨的小型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示范点10个;2018年在京山雁门口、三阳,沙洋县沈集、高阳、五里,钟祥石牌、九里、丰乐,东宝仙居、掇刀麻城等镇建设年产3000吨的小型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示范点10个。

3)实施秸秆发电工程。发挥京山凯迪、屈家岭安能等生物质发电企业示范作用,指导服务生物质发电企业进一步提高秸秆发电比例,确保两企业年利用秸秆20万吨以上。2018年前,在钟祥市、沙洋县各新建1座装机容量1.5MW的秸秆生物质发电项目,年利用秸秆20万吨。

4)秸秆燃料乙醇工程。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钟祥建设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利用秸秆8 万吨。

(六)秸秆收贮体系建设工程

收贮体系建设是推动秸秆规模化、产业化利用的关键节点。本着“多点收储、就近加工”的原则,推行两种模式:

一种是以规模化企业为龙头的秸秆收贮运模式,即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联合建设秸秆收贮中心;另一种是以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为纽带的秸秆收贮运模式,其上联众多秸秆利用企业(用户),下接千家万户。鼓励引导农户农时收获季节收集秸秆临时存贮,缓解企业存贮压力。搭建“互联网+”秸秆收贮销售信息平台,实现秸秆网上购销。在收贮主体建设上,力争每个乡镇建1-2个(农业大镇建3个)万吨以上规模秸秆收贮中心,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秸秆收购点,实现秸秆收贮利用的机械化、网格化。2016年,京山县罗店、孙桥、雁门口、永兴、曹武,沙洋县曾集、后港、李市、马良,钟祥市柴湖、冷水、石牌、胡集、磷矿,东宝区子陵、牌楼、石桥驿、仙居、漳河新区漳河镇建设35个收贮规模万吨以上的收贮中心,配套建设村收贮点450个。2017年,在京山县永隆、坪坝,钟祥市双河、九里、柴胡、长滩、旧口、东桥收贮规模万吨以上的收贮中心15个,配套建设村收贮点180个。共推广使用打捆、收集、粉碎、铡切等机械2000台、大型压捆设备50套。

全市2015 -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见附表3

    六、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预计总投资21.0亿元,其中:肥料化5.0亿元,饲料化2.7亿元,燃料化7.6亿元,原料化3.0亿元,基料化0.3亿元(不含京山闽中现代食用菌产业园),收贮体系建设2.4亿元。在资金筹措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采取企业自筹、社会融资、招商引资、政府奖补等多种方式,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秸秆综合利用资金投入保障体系。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和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以及其他业主发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发展秸秆产业,加快推进全市秸秆综合利用。

(二)效益分析。全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产生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435万吨,可消除秸秆焚烧现象,按“五化”利用分别可节约肥料9.2万吨、木材35m3、饲料粮30万吨、煤炭42万吨,年增产粮食产量5万吨,年实现利润4.1亿元。

2.生态效益。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可有效抑制秸秆资源的焚烧和废弃,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人居环境。秸秆还田利用,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优化施肥结构,从而减少肥料浪费及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可以增强农作物抗性,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从而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或无公害食品;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生产板材,可以减少森林采伐,保护生态环境。秸秆利用后,可以消除露天焚烧现象,减排二氧化硫1.58万吨、二氧化碳650万吨

3.社会效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消除露天焚烧秸秆现象,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交通安全,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对提升地区形象和促进荆门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七、保障措施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艰巨性、长期性。抓好这项工作,必须认真落实《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合力推进,建立和完善完善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奖补投入和科技支撑、检查督查与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是推进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责任主体,要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作为“五城同创”的重要内容,作为增加农民增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政府“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各地、各部门和实施主体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并认真组织实施。将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目标和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县、镇、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健全目标考核管理机制,着重增强镇村两级抓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将任务落实到村组农户、相关企业,积极争取农民、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新格局。

(二)加强分工协作。明确部门职责,齐心协力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农业、环保、农机部门负责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具体组织工作。宣传部门要加大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宣传力度;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申报立项,积极指导相关部门、企业争取国家、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财政部门负责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财政资金支持,加强政府投入资金的使用监管;国土部门负责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用地给予支持;农机部门负责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配套机械化技术,加强机械收割留茬高度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质量监管;农业部门负责秸秆农村燃料化、快腐还田、堆沤还田、食用菌栽培基料等形式的综合利用,秸秆还田利用技术模式研究及推广,并指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畜牧部门负责推进饲料化利用;科技部门负责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攻关研究。环保、城管部门负责抓好秸秆禁烧巡查,严格执法;公安、交通运输、林业、供电等部门根据职责做好秸秆禁烧的相关监管工作。教育、司法、银监、气象等部门根据职责做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相关支持工作。

(三)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必须开辟资金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投入,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先进机械购置叠加补贴和秸秆收贮及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整合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农业综合开发、农机购置补贴、秸秆综合利用、大气污染治理、农村清洁能源、高产高效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和高新技术攻关等项目和政策资金;积极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信贷支持,市产业发展等政府投资性基金要加强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秸秆利用量多的综合利用项目的支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鼓励和引导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投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研究制定秸秆综合利用的奖罚政策,认真落实支持秸秆利用的税收、用地、用电、信贷等优惠政策。

(四)强化技术保障。一是加强技术与设备研发。把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设备纳入科技创新计划,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围绕大功率多功能农业机具、秸秆还田机械升级换代、秸秆饲料优化配制等方面对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领域的关键设备、共性技术进行攻关,跟踪和吸纳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加快技术集成,形成经济实用的集成技术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对现有秸秆还田机械进行选型改进,推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效益更好的新机型。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推广。 着力解决好秸秆还田利用中的技术问题,把秸秆利用实用技术作为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开展作物收获秸秆切碎还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青贮、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堆沤有机肥、秸秆编织等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加强技术信息交流,加快普及适用技术,用效益吸引农民,调动其利用秸秆的积极性。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镇。 

(五)发展秸秆产业。大力培育秸秆利用规模企业,支持和督促节能减排秸秆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实施企业按进度计划加快建设,确保2016年全部建成、投产、见效。围绕秸秆“五化”利用,因地制宜策划项目,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库;引进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提高秸秆利用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实施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工程,推进秸秆利用产业化。建立完善秸秆收集、加工、贮运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必要的秸秆存贮基地,发展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秸秆收集贩运经纪人,实现秸秆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建立秸秆物流信息平台。通过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把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产品优势,实现秸秆资源化、产业化。

  (六)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和现场会、宣传单(册)、横幅标语、宣传车等形式,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将宣传教育深入到千家万户、深入到田间地头,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有关政策、知识、先进典型和焚烧秸秆的危害,让农民群众提高对秸秆是资源、是效益,焚烧秸秆就是浪费资源、减少收益的认识,增强利用秸秆的自觉性,履行法定义务,不焚烧秸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安全。

(七)加强巡查督查。在夏收、秋收前期,对各级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准备工作开展检查,督导各项措施落实。建立以镇为单位、村为单元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实行群防群控,在夏收、秋收期间,启动市、县、镇、村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巡查监管网络,开展全天候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焚烧秸秆行为,对焚烧秸秆的责任人进行教育或依法处罚,严肃查处恶意焚烧责任人;加强农作物机收作业质量管理,严格控制留茬高度。建立和完善市、县、镇三级督查机制,将检查督办结果定期通报;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对执行不力、出现严重焚烧秸秆现象的县(市、区)、镇、村干部约谈和通报批评,对严重失职的工作人员给予纪律处分。认真开展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目标责任考核,对得分前三名的给予奖励表彰。

 

 

20151225

 

 

 

 

 

 

 


附表3

荆门市2015-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计划表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建 设 单 位

     

建 设

年 度

投资

(万元)

所在

县市区

备注

1

秸秆机械粉碎还田

农机合作社、农业规模种植合作社

购置安装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粉碎)装置6000台、粉碎还田机2000台,实施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建万亩油菜、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示范基地50个。

2016-

2017

3800

全市

范围

拟实施

 

2

中国农谷蓝莓基地10万吨生物肥料生产项目

湖北绿草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征地220亩,建设发酵池216000m³、培养池9000m³、生产车间和仓库14000㎡,购置秸秆收集、加工等设备25台套。

2014-

2016

11200

掇刀区

在建

3

肉牛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建设项目

荆门华中农业

开发有限公司

新建30000㎡双孢蘑菇种植基地、4800㎡有机肥厂房、4200㎡秸秆饲料厂房,生产设备299台。

2014-

2016

4320

掇刀区

在建

4

年处理3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建设项目

湖北亿隆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面积59000㎡,产房面积2300㎡,主要产品:有机肥、有机饲料、固化成型燃料,利用秸秆30万吨。

2014

-2016

9800

钟祥市

在建

5

畜禽粪污秸秆焚烧综合治理项目

钟祥彭墩科技

集团

建设面积66700㎡,厂房面积20000㎡,生产有机肥5万吨,利用秸秆3万吨。

2014-

2016

4500

钟祥市

拟建

6

年产12万吨有机肥项目

京山粮泉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一条年产12万吨有机肥生产线、一套3m3/N臭气收集处理生物滤塔系统、一条年产8万吨有机肥生产线,建设相关配套工程设施

2014-

2017

9800

京山县

在建

7

15万吨生物有机肥

项目

钟祥均丰生物

肥业公司

建设13000发酵池,新建生产厂房、仓库、办公等14000㎡,购置设备30台套。

2015-

2017

10000

钟祥市

在建

8

肉牛养殖及粪污

循环利用项目

京山绿林农牧

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牛舍、仓库、饲料混配车间14500㎡,建设青贮池68000m3、酒糟贮存池131000m3,粪污处理池和生物塘5.2m3,添置设备35台套。

2015-

2016

7500

京山县

在建

9

肉牛养殖基地秸秆

利用项目

荆门市科牧牛业有限公司

建设青贮池15000,购置粉碎机5台、搅拌机5台、揉碎机5台、铲车1台、叉车1台、打捆机5台、打包机1台、铡草机10台。

2015-

2016

500

沙洋县

在建

10

万头母牛繁殖基地

建设项目

沙洋县汉江牛业有限公司

扩建牛舍430000,建青贮池16000,购置秸秆加工设备30台套。

2015-

2017

3000

沙洋县

在建

11

肉牛养殖秸秆利用

项目

湖北祥牛牧业

有限公司

建设青贮池16000,购置粉碎机、揉碎机、打捆机5台、铡草机等20台。

2015-

2016

500

钟祥市

拟建

12

肉牛养殖秸秆利用

项目建设

钟祥市明忠养牛专业合作社

新建饲料仓库1600㎡、青贮池5000,购玉米秸秆收割机2台、秸秆打捆机1台、饲料搅拌机1台、铡草机2台等。

2015-

2016

300

钟祥市

拟建

13

肉牛养殖秸秆利用

项目建设

荆门市通成建材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

建设青贮池8000,购置打捆机4台、铡草机10台、打包机1台。

2016

300

东宝区

拟建

14

肉牛养殖秸秆利用

项目建设

京山马嘉岭农业科贸有限公司

建设羊舍10000m2、建青贮池2000,购2T/H混饲机1台、秸秆运输车2台、铡草机2台、粉碎机1台 。

2015-

2016

2000

京山县

在建

15

肉羊养殖秸秆利用

项目建设

钟祥丰硕园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

建设青贮池8000m3,购置粉碎机5台、搅拌机2台、揉碎机5台、叉车2台、打捆机1台、打包机1台、铡草机2台。

2015-

2016

350

钟祥市

在建

16

肉羊养殖秸秆利用

项目

荆门市中冠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建高标准肉羊舍,建青贮池8000㎡,年出栏肉羊2万头;新建秸秆加工厂,建设草料加工仓库,购秸秆加工打捆2台、打包机1台、叉车1台、铡草机4

2016-

2017

1000

钟祥市

拟建

17

肉羊养殖秸秆利用项目

 

湖北天耀秸秆

畜禽养殖项目

建设羊舍及仓库、办公用房11500㎡和青贮池89000 ,年出栏2万只湖羊,利用青秸秆8万吨。

2014-

2016

4000

钟祥市

在建

18

肉羊养殖基地建设

荆门市香龙山

牧业有限公司

建设羊舍5栋及仓库1100m2、青贮池1000 m2,购置加工机械设备15台套

2014-

2016

500

东宝区

在建

19

秸秆生物饲料项目

湖北天越牧业有限公司

建设青贮池2000m³、饲料仓库1000,购置打捆机2台、铡草机5台、草料货运车2台、玉米收割机1台。

2014-

2016

1200

掇刀区

在建

20

8万吨生物蛋白饲料

生产项目

湖北世昌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5882厂房和饲料生产线3条、基质育秧盘生产线4条,购置机械设备46台套。

2014-

2016

8000

东宝区

在建

21

秸秆饲料生产项目

湖北志强秸秆

饲料有限公司

建设面积10000㎡,购置机械设备16台套,建设10个秸秆收贮点,年产秸秆饲料2万吨。

2015-

2016

1200

京山县

在建

22

秸秆袋料食用菌

生产项目

京山山珍食用菌合作社

占地170亩,建设日产2万袋香菇菌棒流水线,新建养菌温室大棚33座,年生产600万筒袋料香菇生产能力。

2016

500

京山县

拟建

23

秸秆循环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

闽中现代食用菌

产业园

第一期投资20亿元,建设现代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深加工基地、农作物秸秆循环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国食用菌现代种植总部基地等,建设周期36个月。建成投产达产后,年消费秸秆6万吨。

2016-

2018

 

京山县

拟建

24

秸秆袋料食用菌

生产项目

钟祥市寿乡

食用菌种植

专业合作社

建设双孢菇生产基地,菇棚40座,有效种植面积10㎡。

2016

300

钟祥市

拟建

25

4万吨秸秆有机肥与育秧基质生产项目

沙洋仙羽禽业

公司

建设秸秆有机肥及水稻育秧基质生产线。

2015-

2016

500

沙洋县

拟建

26

秸秆板材生产项目

湖北凯利板业

有限公司

一期建设1条年产12环保秸秆板生产线、1条年产3薄木贴面板生产线和配套设施。

2014-

2016

11900

东宝区

在建

27

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项目

湖北宝绿绿色

建材有限公司

征地60亩,建设10m³稻麦秸秆板材生产线,建设车间7200m2、购置设备以及配套建设仓库、办公生活用房。

2016-

2017

6500

钟祥市

拟建

28

秸秆板生产项目

沙洋县

建设10m³秸秆板材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2017-

2018

10000

沙洋县

拟建

29

秸秆沼气集中供气

项目

 

在京山、沙洋、东宝、钟祥、漳河新区建设6300 集中供气工程;在京山(或钟祥)建设110000 m³特大型沼气工程。

2016-

2019

12400

全市

拟建

30

秸秆固化成型项目

京山马嘉岭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

建设厂房及机库5000,购置机械设备50台套,建设秸秆固化、压块生产线2条和配套建筑设施。

2015-

2016

2000

京山县

在建

31

秸秆固化成型示范

项目

 

20个镇建设20个中小型秸秆固化成型示范工程,每个示范点生产3000吨秸秆成型燃料。

2016-

2017

2400

全市

拟建

32

环保秸秆炭生产项目

钟祥市银田农贸    有限公司

新建厂房、车间、办公用房等11000,购置粉碎机、制碳机、制棒机、炭化机、炭化炉等设备21台套,生产环保秸秆炭3万吨。

2015-

2016

5600

钟祥市

在建

33

沙洋县生物质发电厂建设

沙洋县

新建1座装机容量1.5MW秸秆生物质发电厂。

2017-

2018

24000

沙洋县

拟建

34

钟祥市生物质发电厂建设

钟祥市

新建1座装机容量1.5MW秸秆生物质发电厂。

2017-

2018

24000

钟祥市

拟建

35

秸秆制燃料乙醇项目

钟祥市

建设1万吨燃料乙醇生产线。

2016-

2018

2000

钟祥市

拟建

36

荆门市秸秆收贮体系建设

 

建设50个万吨以上规模秸秆收贮中心,配套建设630个村秸秆收购点,推广秸秆打捆机、收集、粉碎、铡切机械2000台套、大型压捆设备50套。

2016-

2017

 24000

全市

在建

   

 

 

 

209870